專家:廣東登革熱疫情或與長期化學滅蚊有關
感染登革熱的病例在廣東省持續(xù)增長,截至10月15日零時,2014年全省共有20個地級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33793例。為切斷蚊媒傳播疾病途徑,該省多年來展開的大規(guī)模長期滅蚊行動引發(fā)爭議。廣州市匯城害蟲防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伍明亮10月15日對澎湃新聞稱,當地爆發(fā)登革熱系長期進行化學滅蚊的結果。
他告訴澎湃新聞, 大規(guī)模不科學的化學藥劑滅蚊,導致蚊子產生抗藥性,更糟糕的是,蚊子的天敵被誤殺,造成蚊蟲生長更加猖獗,“我們滅蚊的方法已經到了必須反思的時刻”。這位從事昆蟲生態(tài)研究和害蟲防治的工程師10月14日還撰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。
廣東省愛衛(wèi)辦主任許立凡15日向澎湃新聞表示,他基本贊同伍明亮的分析,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明爆發(fā)登革熱系長期進行化學滅蚊的結果?!氨M管我們一直在宣傳要進行科學滅蚊,著力手段也是以鏟除蚊蟲孳生地為主,而不是打藥,但是從基層實踐的情況來看,確實有過度用藥的情況,在這次登革熱爆發(fā)的過程中,這樣的情況會更突出”。
“打藥滅蚊是政治任務”
據許立凡介紹,廣州市每個街道辦均設有消毒站,消毒站負責公共區(qū)域的滅蚊蟲工作,而小區(qū)內部則由物業(yè)公司、單位或個人負責。
伍明亮所在公司負責承包廣州一小區(qū)的滅蚊蟲工作已長達14年。根據伍明亮工作小區(qū)的合同要求,不論有蚊無蚊,不論冬天夏天,每周一次在小區(qū)內全面噴施菊酯類化學藥劑滅蚊,此外,小區(qū)的綠化維護每月兩次全面噴施化學藥劑殺蟲。長期以來,隨著蚊子越來越難滅,使用的化學藥劑就越用越高級,濃度越用越高。
“現在的濃度是過去一到兩倍,但是噴藥上去發(fā)現沒辦法把蚊子打下來” 。讓伍明亮更擔憂的是,以前小區(qū)綠化帶有很多蜘蛛掛網捕抓蚊子,現在蜘蛛消失了,除了癩蛤蟆外,很少見到有益動物?!笆チ俗匀惶鞌车目刂?,滅蚊單獨依賴化學藥劑,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,越是打藥蚊子越多?!?
但不管是政府部門、物業(yè)公司還是消殺公司,對化學藥劑都非常青睞?!耙驗橐娦Э欤粐娚先ノ米泳退?,政府部門滅蚊蟲的業(yè)績顯而易見,物業(yè)公司這樣也省事,消殺公司就更好了,多用化學藥劑賺錢多,環(huán)境才是最大的受害者?!?伍明亮稱。
在此次防控登革熱的滅蚊環(huán)節(jié)中,許立凡對澎湃新聞稱,防控蚊蟲主要采取鏟除孳生地控制幼蟲和打藥消滅成蟲兩種手段,對嚴重地區(qū)進行每周一次的消殺,其他地區(qū)兩周一次,多以化學藥劑菊酯類為主。
“省市一級部門多次強調要以鏟除蚊蟲孳生地為主,光靠打藥,殺死了1000只還會有10000只出來,這不是最基本的防控措施?!痹S立凡說。
盡管廣東省級防控部門多次重申這一觀點并召集人員進行培訓,在用藥濃度、用藥頻率、用藥種類交替等方面都有明確規(guī)定,但在實施層面卻頗為棘手。追求見效最快,“打藥”無疑是最顯而易見的方式。許立凡還稱,因為今年情況特殊,一些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或基層不具備消殺經驗的人員,經簡單培訓后也被安排到滅蚊崗位上,技能參差不齊,化學藥劑過度使用的情況較往年會更突出。
許立凡對此表示擔憂,“今年用藥過多,明年蚊蟲的抗藥性會更明顯?!?
伍明亮在文中透露,“曾有清遠山區(qū)向我司求購一噸除蟲菊酯,該地還沒有登革熱,是上級要求天天滅蚊,我說最好不打藥,或打生物藥劑。她卻說這是愛國衛(wèi)生運動……當下,打藥滅蚊是政治任務?!?
蚊子或將卷土重來
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是登革病毒已知僅有的傳播媒介,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是由白紋伊蚊傳播。目前對登革熱的防治思路包括“隔離重癥登革熱患者”和“滅蚊以切斷傳播途徑”,但我國還沒有登革熱疫苗。
華南農業(yè)大學昆蟲系教授陸永躍告訴澎湃新聞,在這次登革熱疫情爆發(fā)過程中,如果能夠在初期監(jiān)控到病毒傳播的信息,進行有效的防蚊措施,情況會得到遏制。現在對抗登革熱處于應急狀態(tài),用藥量大、用藥頻率高等情況非常突出,這可能導致環(huán)境遭受污染、蚊蟲產生抗藥性,更值得警惕的是蚊蟲的再猖獗性,即現在消滅,今后卷土重來時會更加嚴重。
許立凡介紹,目前傳播登革熱病毒的伊蚊在抗藥性上面體現不明顯,他與陸永躍均表示,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明爆發(fā)登革熱系長期進行化學滅蚊的結果,但不可忽視的是,化學滅蚊給整個生態(tài)帶來的危害是長久的。
歷史上,廣州地區(qū)登革熱疫情最為嚴重的情形發(fā)生在1995年,全年病例數為5300多例。今年的數據已經遠超上述歷史記錄,14日,廣州病例達到28477例。按照目前每天新增約千例的速度,廣州將很快逼近3萬例大關。與廣州最為鄰近的佛山報告病例為2896例,緊排其后。
陸永躍認為,這種長間隔、多數量的爆發(fā)“是累積的結果,說明過去將近十年間相關部門對防控登革熱的方式沒有足夠重視”。
據他介紹,目前害蟲綜合治理(IPM)理論是一個應對蟲害防治的有利措施,即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充分發(fā)揮自然天敵對害蟲危害的控制作用,盡量營造一個有利于天敵而不利于害蟲的環(huán)境。此外,允許一定數量害蟲的存在,在必要時才考慮使用化學藥劑,以謀求最大的生態(tài)效益和最大的經濟效益。
而現在,“一出現蚊蟲就聯系到要打藥,這是我們防控蟲害的認識誤區(qū),打藥一般是最后的環(huán)節(jié),不得不打再去進行。”伍明亮稱。
- 上一篇:埃博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2014/10/16
- 下一篇:廣州投食蚊魚應對登革熱 2014/10/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