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生蟲病與用藥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7-1-12 14:33:21??????瀏覽次數(shù):
瘧疾是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。主要通過按蚊叮咬而感染。由于瘧原蟲種類不同,臨床表現(xiàn)有差別,常見的有間日瘧、三日瘧及惡性瘧三種。以間歇性寒戰(zhàn)、高熱、出汗、脾大和貧血等為特征,惡性瘧有侵犯內(nèi)臟引起兇險(xiǎn)發(fā)作的傾向。夏秋季流行,8~10月為流行的高峰,惡性瘧以西南地區(qū)較多。
臨床表現(xiàn)與診斷要點(diǎn)
1. 間日瘧 一般起病較急,病程分以下三個(gè)階段:
(1)發(fā)冷期 寒戰(zhàn)、面色蒼白、皮膚呈雞皮樣,持續(xù)0.5~2h。
(2)發(fā)熱期 寒戰(zhàn)停止后即高熱,面色潮紅,口渴,有時(shí)惡心、嘔吐或伴有頭痛,體溫升至40~41℃,持續(xù)4~5h。
(3)出汗期 起病5~7h后病人大量出汗,體溫驟降,以后恢復(fù)正常。發(fā)作以后病人多無癥狀,間歇期為1d,如病人受二重或三重以上感染,亦可每日發(fā)作。
2. 三日瘧 隔2d發(fā)作一次,如重復(fù)感染者亦可隔日或每日發(fā)作。
3. 惡性瘧 熱型不規(guī)則,可出現(xiàn)瘧疾的危險(xiǎn)發(fā)作,如腦型(伴有譫妄、昏迷)、胃腸型(伴有劇烈腹痛、嘔吐或腹瀉)、過高熱型(42~43℃,可迅速死亡)、寒冷型(體溫低、冷汗、休克)及黑尿熱型(貧血明顯,尿中含大量血紅蛋白而呈暗紅或黑色,嚴(yán)重者可繼發(fā)急性腎功能衰竭)。
4. 查體 常見脾大,嚴(yán)重病例可出現(xiàn)黃疸、貧血;肝大;腦部變化(惡性瘧),腸黏膜充血、出血和變性。血涂片找到瘧原蟲可確診。
防治措施與用藥
1. 一般治療同其他急性傳染病,如休息、半流質(zhì)飲食等。
2. 控制臨床發(fā)作,應(yīng)用消滅裂殖體的藥物。氯喹[典][保甲] 能有效控制瘧疾的癥狀,是控制臨床發(fā)作常用而有效的藥物,主要?dú)缌阎丑w,對間日瘧配子體和惡性瘧幼稚型配子體亦有殺滅作用。一般在用藥24~48h后熱退,48~72h血涂片原蟲可轉(zhuǎn)陰。臨床用磷酸氯喹片,成人間日瘧首次口服1g,6h后0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。惡性瘧靜脈滴注磷酸氯喹注射液,第1日1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,一般每0.5~0.75g氯喹加入500ml5%葡萄糖注射液,第1日藥量于入院12h內(nèi)滴完。預(yù)防瘧疾,口服0.5g,每周1次。小兒間日瘧首次按10mg/kg,最大量不超過600mg,6h后按體重5mg/kg再服1次,第2、第3 日按5mg/(kg·d) 用藥。腦型惡性瘧首日按18~24mg/kg (超過60kg者按60kg計(jì)算),第2日按體重12mg/kg,第3日按體重10mg/kg,輸液濃度為每0.5g磷酸氯喹加入500ml10%葡萄糖注射液或5%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,每分鐘滴12~20滴,第1日藥量應(yīng)在8~12h內(nèi)1次滴完。青蒿素[典][保甲、乙] 主要用于間日瘧、惡性瘧的癥狀控制,以及耐氯喹蟲株的治療,也可用于兇險(xiǎn)型惡性瘧,如腦型瘧等。口服首次1g,6h后0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;直腸給藥,首次0.6g,6h后0.6g,第2、第3日各0.4g。同類藥物尚有青蒿琥酯[典]、蒿甲醚[典]、雙氫青蒿素[典][保甲],功效相似,應(yīng)遵醫(yī)囑用??鼘嶽典][保甲] 用于惡性瘧,也可用于治療間日瘧。成人常用量[嚴(yán)重病例(如腦型)可用二鹽酸奎寧]按體重5~10mg/kg (最高量500mg),加入500ml0.9%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,4h滴完,12h復(fù)1 次, 病情好轉(zhuǎn)后改為口服。小兒按5~10mg/kg (最高劑量500mg),用法同成人。咯萘啶(瘧乃停)[典][保乙] 用于治療腦型、兇險(xiǎn)型及耐氯喹蟲株所致惡性瘧,也用于治療間日瘧。成人常用量:口服,第1日服2次,每次0.3g,間隔6h;第2、第3日各服0.3g?;蜢o脈滴注,一次按體重3~6mg/kg,加入200~500ml5%葡萄糖注射液中,于2~3h滴完;間 隔6h 重復(fù)1 次,12h 總量按12mg/kg?;蚣?nèi)注射,一次按體重24mg/kg,共給2次,間隔6h。小兒口服劑量按24mg/kg,用法同成人。注射劑量參照成人。用于控制臨床癥狀發(fā)作、殺滅裂殖體的藥物尚有磷酸哌喹[典][保乙]、甲氟喹、本芴醇[典]、鹵泛群、蒿甲醚[保甲]、乙胺嘧啶[保甲]、磺胺多辛[保乙]、羥氯喹[保乙]等,可對癥選用。
3. 控制復(fù)發(fā)、中斷傳播的藥物。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主要用于根治間日瘧。對各種瘧原蟲的配子體有較強(qiáng)的殺滅作用。成人常用量,口服根治間日瘧,每次13.2mg,每日3次,連服7d。用于消滅惡性瘧原蟲配子體時(shí),每日服26.4mg,連服3d。
4. 瘧疾現(xiàn)癥病人合并療法簡介(見表1-1)。1-1 瘧疾現(xiàn)癥病人合并療法藥 物規(guī)格、劑型每療程總劑量用法用量磷酸氯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5g 1.2g 第1日頓服氯喹4片,第2、第3日各頓服2片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奎寧[典][保甲] 每片含雙硫酸鹽0.12g 每日3次,每次3片,連服4d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d磷酸咯萘啶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g 1.2g 第1 日,每次3 片,每日2次,第2、第3日各頓服3片磷酸伯氨喹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d
5. 兇險(xiǎn)型瘧疾的治療
(1)抗瘧疾藥物,選用前述的磷酸咯萘啶、青蒿素、氯喹注射液、二鹽酸奎寧(用法前述)。
(2)氫化可的松300mg/d靜脈滴注;或地塞米松20mg靜注,分次給予,連用3~5d。
(3)右旋糖酐-40,500ml/d靜脈滴注,主張?jiān)缙趹?yīng)用。尚酌情用肝素防治并發(fā)彌散性血管內(nèi)凝血(DIC)。
(4)應(yīng)用甘露醇防治腦水腫,高熱時(shí)物理降溫,對癥急救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休克、酸中毒和腎衰竭,液量應(yīng)控制在1500~2000ml,并預(yù)防感染等。
6. 瘧疾病人休止期根治方案(見表1-2)。表1-2 瘧疾病人休止期根治方案藥 物劑 型成人每療程總劑量用法用量氯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5g 0.6g(4片)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20mg(16片)乙胺嘧啶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6.25mg 100mg(16片)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20mg(16片)每日頓服氯喹4 片,伯氨喹每日4片,連服4d第1、第2日每日各服乙胺嘧啶8片,伯氨喹每日4 片,連服4d
7. 預(yù)防措施,如滅蚊、控制傳染源、保護(hù)易感者(可應(yīng)用抗瘧片1號、抗瘧片2號、抗瘧片3號或氨苯砜+乙胺嘧啶)及免疫預(yù)防。
臨床表現(xiàn)與診斷要點(diǎn)
1. 間日瘧 一般起病較急,病程分以下三個(gè)階段:
(1)發(fā)冷期 寒戰(zhàn)、面色蒼白、皮膚呈雞皮樣,持續(xù)0.5~2h。
(2)發(fā)熱期 寒戰(zhàn)停止后即高熱,面色潮紅,口渴,有時(shí)惡心、嘔吐或伴有頭痛,體溫升至40~41℃,持續(xù)4~5h。
(3)出汗期 起病5~7h后病人大量出汗,體溫驟降,以后恢復(fù)正常。發(fā)作以后病人多無癥狀,間歇期為1d,如病人受二重或三重以上感染,亦可每日發(fā)作。
2. 三日瘧 隔2d發(fā)作一次,如重復(fù)感染者亦可隔日或每日發(fā)作。
3. 惡性瘧 熱型不規(guī)則,可出現(xiàn)瘧疾的危險(xiǎn)發(fā)作,如腦型(伴有譫妄、昏迷)、胃腸型(伴有劇烈腹痛、嘔吐或腹瀉)、過高熱型(42~43℃,可迅速死亡)、寒冷型(體溫低、冷汗、休克)及黑尿熱型(貧血明顯,尿中含大量血紅蛋白而呈暗紅或黑色,嚴(yán)重者可繼發(fā)急性腎功能衰竭)。
4. 查體 常見脾大,嚴(yán)重病例可出現(xiàn)黃疸、貧血;肝大;腦部變化(惡性瘧),腸黏膜充血、出血和變性。血涂片找到瘧原蟲可確診。
防治措施與用藥
1. 一般治療同其他急性傳染病,如休息、半流質(zhì)飲食等。
2. 控制臨床發(fā)作,應(yīng)用消滅裂殖體的藥物。氯喹[典][保甲] 能有效控制瘧疾的癥狀,是控制臨床發(fā)作常用而有效的藥物,主要?dú)缌阎丑w,對間日瘧配子體和惡性瘧幼稚型配子體亦有殺滅作用。一般在用藥24~48h后熱退,48~72h血涂片原蟲可轉(zhuǎn)陰。臨床用磷酸氯喹片,成人間日瘧首次口服1g,6h后0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。惡性瘧靜脈滴注磷酸氯喹注射液,第1日1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,一般每0.5~0.75g氯喹加入500ml5%葡萄糖注射液,第1日藥量于入院12h內(nèi)滴完。預(yù)防瘧疾,口服0.5g,每周1次。小兒間日瘧首次按10mg/kg,最大量不超過600mg,6h后按體重5mg/kg再服1次,第2、第3 日按5mg/(kg·d) 用藥。腦型惡性瘧首日按18~24mg/kg (超過60kg者按60kg計(jì)算),第2日按體重12mg/kg,第3日按體重10mg/kg,輸液濃度為每0.5g磷酸氯喹加入500ml10%葡萄糖注射液或5%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,每分鐘滴12~20滴,第1日藥量應(yīng)在8~12h內(nèi)1次滴完。青蒿素[典][保甲、乙] 主要用于間日瘧、惡性瘧的癥狀控制,以及耐氯喹蟲株的治療,也可用于兇險(xiǎn)型惡性瘧,如腦型瘧等。口服首次1g,6h后0.5g,第2、第3日各0.5g;直腸給藥,首次0.6g,6h后0.6g,第2、第3日各0.4g。同類藥物尚有青蒿琥酯[典]、蒿甲醚[典]、雙氫青蒿素[典][保甲],功效相似,應(yīng)遵醫(yī)囑用??鼘嶽典][保甲] 用于惡性瘧,也可用于治療間日瘧。成人常用量[嚴(yán)重病例(如腦型)可用二鹽酸奎寧]按體重5~10mg/kg (最高量500mg),加入500ml0.9%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,4h滴完,12h復(fù)1 次, 病情好轉(zhuǎn)后改為口服。小兒按5~10mg/kg (最高劑量500mg),用法同成人。咯萘啶(瘧乃停)[典][保乙] 用于治療腦型、兇險(xiǎn)型及耐氯喹蟲株所致惡性瘧,也用于治療間日瘧。成人常用量:口服,第1日服2次,每次0.3g,間隔6h;第2、第3日各服0.3g?;蜢o脈滴注,一次按體重3~6mg/kg,加入200~500ml5%葡萄糖注射液中,于2~3h滴完;間 隔6h 重復(fù)1 次,12h 總量按12mg/kg?;蚣?nèi)注射,一次按體重24mg/kg,共給2次,間隔6h。小兒口服劑量按24mg/kg,用法同成人。注射劑量參照成人。用于控制臨床癥狀發(fā)作、殺滅裂殖體的藥物尚有磷酸哌喹[典][保乙]、甲氟喹、本芴醇[典]、鹵泛群、蒿甲醚[保甲]、乙胺嘧啶[保甲]、磺胺多辛[保乙]、羥氯喹[保乙]等,可對癥選用。
3. 控制復(fù)發(fā)、中斷傳播的藥物。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主要用于根治間日瘧。對各種瘧原蟲的配子體有較強(qiáng)的殺滅作用。成人常用量,口服根治間日瘧,每次13.2mg,每日3次,連服7d。用于消滅惡性瘧原蟲配子體時(shí),每日服26.4mg,連服3d。
4. 瘧疾現(xiàn)癥病人合并療法簡介(見表1-1)。1-1 瘧疾現(xiàn)癥病人合并療法藥 物規(guī)格、劑型每療程總劑量用法用量磷酸氯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5g 1.2g 第1日頓服氯喹4片,第2、第3日各頓服2片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奎寧[典][保甲] 每片含雙硫酸鹽0.12g 每日3次,每次3片,連服4d磷酸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d磷酸咯萘啶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g 1.2g 第1 日,每次3 片,每日2次,第2、第3日各頓服3片磷酸伯氨喹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80mg 每日頓服3片,連服8d
5. 兇險(xiǎn)型瘧疾的治療
(1)抗瘧疾藥物,選用前述的磷酸咯萘啶、青蒿素、氯喹注射液、二鹽酸奎寧(用法前述)。
(2)氫化可的松300mg/d靜脈滴注;或地塞米松20mg靜注,分次給予,連用3~5d。
(3)右旋糖酐-40,500ml/d靜脈滴注,主張?jiān)缙趹?yīng)用。尚酌情用肝素防治并發(fā)彌散性血管內(nèi)凝血(DIC)。
(4)應(yīng)用甘露醇防治腦水腫,高熱時(shí)物理降溫,對癥急救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休克、酸中毒和腎衰竭,液量應(yīng)控制在1500~2000ml,并預(yù)防感染等。
6. 瘧疾病人休止期根治方案(見表1-2)。表1-2 瘧疾病人休止期根治方案藥 物劑 型成人每療程總劑量用法用量氯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0.15g 0.6g(4片)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20mg(16片)乙胺嘧啶[典][保乙] 每片含基質(zhì)6.25mg 100mg(16片)伯氨喹[典][保甲] 每片含基質(zhì)7.5mg 120mg(16片)每日頓服氯喹4 片,伯氨喹每日4片,連服4d第1、第2日每日各服乙胺嘧啶8片,伯氨喹每日4 片,連服4d
7. 預(yù)防措施,如滅蚊、控制傳染源、保護(hù)易感者(可應(yīng)用抗瘧片1號、抗瘧片2號、抗瘧片3號或氨苯砜+乙胺嘧啶)及免疫預(yù)防。
- 上一篇:廣州網(wǎng)叫約車只送貨不上人 托運(yùn)“零件”竟是咖啡因 2017/1/13
- 下一篇:尼古丁的信念會影響吸煙欲望與大腦活動 2017/1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