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河豚肥美 切勿貪口福
陽春三至四月,是河豚魚的產卵季節(jié),此時的河豚魚皮下脂肪含量最高,肉質鮮美,但毒性也最強。針對近期珠海市周邊發(fā)生的疑似因食用河豚魚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,香洲區(qū)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局發(fā)布食品安全白色預警,提醒市民切勿“貪一時口福,冒死食河豚”,最好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豚魚,也不要到路邊或市場上買不認識的魚類,餐飲店、食品生產企業(yè)也不允許制作加工河豚魚。
據了解,消費者一旦發(fā)現違法經營河豚魚的行為,可撥打12345市民熱線進行舉報。
河豚毒性如何?
一只河豚足以殺死30人
“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發(fā)現的最毒非蛋白質物質之一,屬于神經毒素的一種,毒性相當于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?!睂<冶硎?,河豚毒素只需要0.48毫克就能奪人性命。一只河豚體內所含的毒素,估計足以殺死30個成年人。
毒性能否去除?
一般烹調都難解除毒性
有人認為只要去掉河豚魚有毒的頭、內臟、皮,或者經過鹽腌曬干、高溫蒸煮后就會無毒,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。河豚毒素作為耐酸、耐高溫的動物性堿,化學性質穩(wěn)定,需220℃以上方可分解,一般烹調手段包括鹽腌或日曬等都難以破壞。
中毒表現?
頭痛后惡心嚴重者死亡
據了解,食用河豚魚中毒后,初期表現為面部潮紅、頭痛,以及劇烈惡心、嘔吐等消化道癥狀。繼而感覺神經麻痹,如嘴唇、舌尖、手指麻木、刺痛。然后表現為出現運動功能障礙,如手、臂、腿等處肌肉無力、身體搖擺、運動艱難,眼瞼下垂、全身麻木,嚴重者可因呼吸和循環(huán)衰竭而死亡。
中毒如何處置?
中毒后速到醫(yī)院催吐洗胃
目前河豚魚毒素國內外尚無特效的解毒劑,但河豚毒素體內解毒和排泄甚快,因此一旦發(fā)現中毒,應盡快去醫(yī)院,用催吐、洗胃去除毒素,解毒一般采用綜合對癥治療措施。
- 上一篇:廣東省家庭手足口病防控指引 2015/5/21
- 下一篇:佛山登革熱散發(fā)病例風險增加 2015/5/20